底片里的血泪与铁证!观《南京照相馆》:以历史之镜,敲和平警钟
202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阅兵仪式,震撼了全世界。
202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阅兵仪式,震撼了全世界。
看完《南京照相馆与731》,影院里灯光亮起,沉默却比任何声音都更震耳欲聋。这部电影没有用视觉奇观渲染血腥,没有用煽情配乐强行催泪,它克制的镜头语言反而成为一种沉重的留白——那些没有直接呈现的残酷,恰恰逼着我们去想象一个更黑暗的真实。
电影《731》中,王志文饰演的杜存山以其神秘气质引人注目,编号“012”与饲养老鼠的细节暗示其漫长囚禁背后的深意。
今年有部叫《南京照相馆》的电影,在国内上映后没少受日本方面的刁难——又是一群人跳出来指责,又是乱扣“中国人太民族主义”的帽子。
当地时间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当天,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展映活动。影片引发了当地观众的强烈共鸣,塞尔维亚观众表示,影片传递的历史真相和人类共同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上映第4天,《731》冲破10亿大关,占全国排片7成,同期新片几乎没还手之力。
2025年9月1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出席《南京照相馆》放映会。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主办,日本各界和平反战友好人士、华侨华人代表等约150人参加。
据@央视新闻,电影《731》上映3天后总票房(含预售)已经破10亿了,单日票房破4亿,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这是今年第七部破10亿票房的电影。
陶东风教授在其新著《创伤记忆与见证文学》中指出,20世纪是一个充满人道灾难的世纪,也是最应该铭记灾难的世纪。在大屠杀这种骇人听闻甚至被认为是“不可能之事”的创伤事件中,亲历者的“见证”成为一种“伦理立场和道德选择”,“他们独一无二的经历赋予他们独一无二的使命和
电影特效方面力度比较温和,个人并没有很多观众反应的那种暴力血腥感受,整部电影的气质也非常的克制,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同时,整部电影从宏观叙事上,在结尾的“我们之间不是朋友”画龙点睛,中日之战,南京大屠杀不容篡改,中日之间没有真正的朋友关系。
带着可以用的两本通行证的老金跟林毓秀把老金家的老二塞在手提包里走向夜雾茫茫的生路,而决心留在南京城的苏柳昌在火光冲天中走向自己的死志。
老金、阿昌、毓秀拼死将真实底片藏进箱子、缝进衣角。这些真实影像最终成为撕开侵略者伪装的“京字第一号证据”,像一把刀划开谎言的面皮。
9月20日,《731》已上映到第三天,才一个早上,就拿下1亿多的实时票房,累计已破7亿。根据网络全天动态预测,日票房在3.3亿左右,意味着《731》第三天结束,累计票房或将突破9亿,此时此刻,除了佩服就是羡慕。
备受期待的《731》终于在9月18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上映了,刚刚上映票房就高的离谱,不得不说,这部影片的确是有实力的。
电影《731》正在热映。由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首任部队长石井四郎在南京筹建的“荣”字第一六四四部队,同样是一支双手沾满鲜血的“恶魔”部队。记者了解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就藏有相关罪证。
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展映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18日晚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中塞各界200余人共同观影并参观展览。
近日,电影《南京照相馆》相继在匈牙利、奥地利、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国举行展映式。多国观众到场观看了这部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影片,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近日,自暑期档结束后便陷入沉寂的电影市场,因为一部新电影的播出而沸腾了一把——
申奥导演镜头下的南京历史记录,没有太多煽情的地方,也不会让苦难的情绪冲刷出观众的眼泪。
在东京的一个夜晚,灯光柔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内座无虚席。银幕上,《南京照相馆》的画面缓缓展开,历史的影像像潮水般涌入观众眼帘。约150名中日各界人士坐在一起,屏息凝视,心中沉重。这不仅仅是一次电影放映,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把过去的惨痛拉到今天,让人无法回